鼻咽癌的诊疗目前仍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局部晚期患者治疗后仍有20%-30%发生复发转移,疗效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6/15 8:31:10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因太不可思议审稿两年,武大成果终登Nature 被打成碎片都能自动愈合、迅速恢复,战斗力爆表,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液态金属机器人是战神一样的存在。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第三轮、第四轮反馈则要求研究团队进行更深入的合成机制探究以及更严谨的理论计算 付磊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利用高熵合金的原子级精准制造技术,能够根据科学家想要的效果定制想要的合金。付磊告诉《中国科学报》,2021年5月,他们给《自然》投稿,一个月左右就收到了反馈意见。于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二维原子晶体原子制造技术问世了。能否摆脱极端条件,依然使5种以上金属实现稳定混合? 经过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孜孜探索,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一种具有黏结剂作用的金属镓。顶刊论文的突破,对我们无疑是大大的鼓励。
付磊说,同时,经大量实验验证,这种金属与其他四五种金属中的任何一种都能非常完美地混合。一开始,付磊带领团队试图尽最大可能减少这些缺陷,结果每一次探索都不尽如人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绿色过程工程与环境工程专家,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工业与服务业、三产的比重,应该有合理的配置,要延伸产业链。项目申报材料提交上去后,因为觉得不满意,张老师往往要求退回,然后再一遍遍修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曾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1958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以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为代表的研发工作,需要基础研究-工程放大-产业化一体化布局,中间试验是将实验室成果进行工程放大、最终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一环。
2006年张懿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上世纪50年代末,陈家镛接受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局的委托,带领科研人员开展了湿法冶金提铀的研究工作。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亚熔盐高效清洁反应/分离新系统和新过程,已拓展为处理多种矿物资源的普适性新理论和共性技术。作者:刘伟 郑诗礼 高毅颖 阎文艺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9 8:39:0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张懿(1939 ) 1939年6月10日出生。尽管多次洗手还有放射线,因此他们在食堂就餐不允许用手拿馒头。她对中国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提升和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宁朋歌: 张院士肩负国家使命和责任,对工作一丝不苟,每次作报告都精益求精。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没普及,有些文件是她用剪刀一个字一个字剪下来再粘贴上去的。19891991年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有一次在准备城市转型绿色发展主题报告PPT的过程中,张院士一直修改至晚上10点,依然觉得不满意,又在次日凌晨4点起来继续修改至满意为止。
对于所里发的现场补贴,他们都没有留给自己,而是用于资助合作企业的困难职工。她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通过清洁生产的方法,让资源和环境两个独立领域逐渐整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然后进一步发展到全过程污染控制。
城市发展要求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张懿(右四)与科研团队在实验室。
郑诗礼: 我印象当中张老师做事特别认真,尤其是写材料。他们向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2006年,张懿(右三)在山西铝厂指导工作。对张懿的学生们来说,老师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堪称楷模:在科研上严谨求实、在教育上一丝不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在为人上温暖有光。最后,张懿说,她相信平顶山作为一个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一定能向循环经济可持续方向更好更快地发展。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找张老师,她都会主动协助解决。
刚提出来的时候大家不太理解,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回顾,就会发现张老师站在了学科的最前沿。她当时告诉我,虽然现有工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但是我们要开拓创新,要用新的工艺把存在的问题解决掉。
徐红彬: 我1999年跟着张老师读博士。为攻克这一难关,项目研发期间,他们每天身体力行在化学毒性环境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重复着成千上万次看似单调、枯燥的实验,没有节假日、没有休闲时间。
张懿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急切需求工业污染治理的推动下,开拓了资源-材料工程与环境工程学交叉综合研究的新方向,提出资源再生循环与无害化技术相结合的积极治理路线。张懿80岁生日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院士撰文写道:这些年间,我对张院士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她既可以优雅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也可以不顾疾病缠身坚守在生产一线。
让实验室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2007年,张懿(左一)与陈家镛院士(中)、李佐虎研究员在示范工程现场。第一次来平顶山的张懿,听了有关方面的介绍,特别是深入到企业调研后,知道平顶山近几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煤炭采选外,煤炭的深加工特别是煤化工占到了煤炭主业的2/3。这份亏欠感正是她默默前行的动力。
获得国家奖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张芳芳: 快毕业的时候,当时同届的几个学生已经答辩完,张老师就把我们一起叫到办公室,对每个人提出了以后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建议,而且还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封信。
高毅颖、尤海侠: 记得有段时间张院士每天早出晚归,行程排得很满,有时会工作到凌晨3点。有一次汇报课题进展是在她去医院看病的车上,即使那么短的时间,她也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即使累得病倒在现场,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王少娜: 张老师传递给我们的品质和思想已深深植入我们骨子里面。
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多元化经济发展的理念。2003年,张懿在重庆示范工程现场。该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在读学生及在学科领域内成绩突出的青年科研人员。当时张老师是四室(湿法冶金研究室)主任,四室有一个传统是对实验数据要求很严格,有些需要重复确认三遍以上,张老师率先身体力行。
我们感恩于张懿院士对大家的教诲与关怀,而更重要的是,希望激励大家发扬和传承张懿院士那种为国为民的科研报国精神,鼓励更多年轻的学者从事过程工业绿色化研究。(选自《平顶山日报》,有删改) 20世纪60年代,张懿(后排右一)与父母、兄弟姐妹合影。
而这个教育基金的设立正是得益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张懿(右一)与瑞士著名环境化学家P. Schindler夫妇。
该项目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是对中国科学院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战考验。作为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提升现有技术、研发前瞻性技术很有必要